默认分类 •

无题

关于彼岸的真相

第一条:外部世界不存在一个永恒、普适的“彼岸”或“理想生活”。

第二条:任何抵达都只是暂时的。抵达一个终点,只会揭示出新的、更复杂的现实和新的远方。

第三条:“彻底的圆满”和“理想的生活”在概念层面上即为谎言,不可追寻。

关于意义的路径

第四条:我的探索路径

阶段一:懵懂漫长的童年,具体的生活

阶段二:追寻世人所赋予我的意义

阶段三:怀疑,否认意义的存在性——虚无主义

阶段四:尝试创造和赋予生活意义——存在主义

阶段五:赋予生活意义本身只是一种新的自我欺骗。意义:一种让智人能自发做一些事情的虚构观念。我们为何要苦苦追寻这种东西?

第五条:路径的终点——回归人的动物性,生命体最基本、最真实的需求与感受。

意义问题是一个自我意识和社会比较的陷阱。我们无法像其它动物一样,纯粹地“是”自己。我们总是在“扮演”一个期望被他人认可的自己。

回归动物性。生理层面:通过运动、睡眠、饮食,把身体这头动物照顾好。让它强壮、健康,精力充沛。心理层面:停止参与大型多人角色扮演社会游戏。建立自己的游戏规则。一只猫可以随时在自己喜欢的水泥地上睡一觉,晒晒太阳。但有些地方,人却连蹲在大街上都要担心有碍观瞻。我们追求的,不是成为一个“更好的人”,而是饲养好自己,成为一个“更自由、真实的动物”。

阳光照在皮肤上的温暖,是真实的。

关于自由的定义

第六条:我所渴望的自由,并非是选择的无限性,而是能够平静、愉悦地享受“人生没有目标”这一处境。

第七条:自由的实现:停止对“终点”的执念,转而学习与当下共处。

第八条:自由的障碍:妄图用思想改造当下;自由的路径:是让内心与当下和解。

第九条:我们痛苦的根源,并非在于缺少答案,而在于我们尚未适应自由。

第十条:我们不适应自由的原因,在于我们很少被当作一个“动物”来看待,而被赋予了太多虚幻的“社会意义”,我们对自己投射了一种社会性的、无处不在的、抽象的凝视。

但是,一旦认清生活没有必然目标这一现实,如何去找到动力呢?因为也没有任何能热爱到能自发坚持的东西。我无法坚持,是因为我喜欢的往往是结果,而不是过程。譬如我可能想要用心演奏出喜欢的曲子,但其实并不真的享受练琴的过程。我想吃美食,却不享受做饭。或者我享受做饭,但我其实只享受炒菜不享受备菜。

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19888447/answer/1930799480401293785

💫 评论卡 

如果回复后看不到自己的评论请不要惊慌,本站所有评论均要审核显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