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uveto

Another personal web log site.

对做梦现象的思考——机能抑制假说

本文也发布于:

  1. 偶抒漫话
  2. 逼乎

下面是我的假说,我称此假说为机能抑制假说。试图解释几个要点:

  1. 人为什么会做梦?
  2. 人在梦里的逻辑能力为什么会下降?
  3. 为什么会产生“虚假记忆”?
  4. 为什么会对梦里荒谬的东西毫无知觉?
  5. 为什么一激动就醒了?
  6. 做梦的目的是什么?
  7. 其他动物会不会做梦?
  8. 为什么做的梦醒来很快就忘了?

其实并非完全没有逻辑能力,但是的确是受到了抑制。

在清醒时,人的大脑各个机能基本处于活跃状态,在某些机能的作用下,能够把想象和现实景象区分地投射到视觉形成区(也就是视觉皮层)。

那么同样的,在睡眠时,人脑的许多机能开始休眠,区分能力缺失或被抑制,不能够把想象和现实景象区分地投射到视觉形成区,于是在视觉形成区域产生的是梦境的图像(或者说是真实度极高的视觉景象)。

在做梦的时候,人的逻辑能力同样开始休眠。具体来说,是人脑的额叶等区域的活动会由于进入休眠而受到抑制。

额叶(Frontal Lobe)是脊椎动物的脑的一部分,位于脑的前半部(顶叶前方、颞叶上方),在人类大脑当中,比起其余脑中的“叶”,这是最大的一部分,而有些动物的脑几乎不存在额叶。这个结构和人类语语言的形成、语言表达(布若卡氏区)、自主意识以及随意肌的控制有关。

额叶被抑制,逻辑能力自然会下降。当然,也不是完全丧失。人的清醒的过程就是额叶的机能抑制消除的过程。我曾经提出过一个“虚假记忆假说”,就是说有的事情,你在梦里非常相信,非常代入其中,但是醒过来却发现自己竟然能接受那样荒谬的东西而不察觉。其实这也是因为机能抑制。

同样,人在梦中看到文字无法辨认,是因为顶叶(其包括V区)被抑制。

颞叶的抑制程度决定了我们在梦中的语言能力,颞上回后部是H区,则是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听懂别人说话。你会发现有的梦你会说话,有的梦你却完全一言不发。

现在三个点都解释清楚了。其实就是:

  1. 在睡眠时,脑的许多区块的机能会被抑制。
  2. 抑制的结果,其一就是人不知道自己的想象是想象,直接把它投射到了视觉形成区域
  3. 于是就产生了梦的景象。
  4. 抑制的结果,也包括逻辑能力的下降,从而面对虚假场景和事件无法正确认识,却当作真实场景、事件,对此行为毫无知觉。于是产生虚假记忆。
  5. 在抑制程度最深的阶段,想象的能力也被几乎完全抑制,体现为无梦。这就是深度睡眠阶段。在抑制不完全,尤其是想象能力未被完全抑制的阶段,体现为做梦,这就是快速眼动睡眠期。
  6. 加强思考,会唤醒有关区域,造成抑制减弱或消除,梦境区分能力重新获得,具体表现为梦变得模糊,残缺,最后退化为普通的想象。此过程就是清醒的过程。
  7. 由于许多哺乳动物都会有脑,比如小猫小狗,而其都需要睡眠,所以他们也会有梦。
  8. 由上可知,梦只是脑休息的副产物而已。梦并没有目的。就像吃硝苯地平会发生副作用踝部水肿,踝部水肿的产生有目的吗?并没有。
  9. 事件记忆在颞叶(Lobus temporalis)和顶叶进行,发现了吗?这刚好是被抑制的区域,所以梦很容易忘记可能就是因为这个。逆行性失忆症(遗忘了造成失忆的事件之前所发生的事情)和梦醒之后梦的内容记不完整非常相似。脑部创伤(例如颞叶受损)是引发此病症的其中一种主要成因。这也印证了我的说法。

需要指出,以上只是我自己的假说,并通过本人自己进行了实验测试,能够解释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现象,不一定是普适的,也不一定是科学的。

参考

  1. 额叶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A1%8D%E8%91%89
  2. 见高中生物课本,人脑的结构
  3.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A8%98%E6%86%B6
  4.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80%86%E8%A1%8C%E6%80%A7%E5%A4%B1%E6%86%B6%E7%97%87

读《白夜行》

终于读完了《白夜行》,虽然故事被公认是悲剧,但我并不觉什么悲喜,只是有些叹惋。

唐泽雪穗和桐原亮司,本来是拥有优秀的天资的,他们也的确取得了不凡的成就,然而他们依然是不幸的。

几乎每一个不幸的人,其不幸皆始于童年。两人就是如此。美国心理学家 Carl Rogers 认为童年最关键、最需要的,是父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无条件的爱。有了这些,孩子的心智才能健全,才会信任他人,才能更容易从外界伤害中恢复。雪穗和亮的家庭毫无爱可言,因此从小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,孩子只能感到无助。悲剧的种子就此种下。

童年缺爱的人,往往内心会表现为柔弱,敏感而多疑,而由于少有可依靠与信赖的,外在表现会比同龄人更加坚强但也更加冷漠。如果再持有聪慧的禀赋,使能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况进而引起自卑;获得外界的知识,洞察到改变的可能;自然会产生对改变命运的渴望。若是再拥有强大的执行力,就将真正拥有改变命运的能力。

到了这个时候,纵使童年家庭不幸,但如果孩子能从家庭之外的地方收获重视和爱,无论是同学、朋友还是老师,也还是可以走向光明而美好的世界的。但若不幸连家以外的环境也是污浊的,那么就只能独自在黑夜中行走了——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前行,也即作者所说的「白夜行」,但这样也注定看不到世界真实的色彩——缺爱、被欺骗、任人摆布而带来的心理问题,会扭曲一个人的认知。

认知的扭曲,带来的是三观的扭曲。他和她,不惜演戏、无视法律、玩弄他人,只为获得更多的金钱,获得认可,变得理性但冷血。

其实,他们有很多机会可用以修复童年的错误——别人用真情实意对待他们的时候。然而扭曲的思想,让他们把这些机会当作是实现目标的手段。这样下去,无论拥有多少财富,无论多么受到尊敬,也只是空中楼阁,而内心真正需要的幸福,到死也不可能获得。

我们应当以之为鉴。从缘起而言,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,就应该给予足够的爱,让他们知道家里永远是他们的归属。从环境之于人而言,对待他人,也要真情实意,让他们感受得到这个世界的爱。从人生价值而言,理想要有,但没有必要追逐世俗的金钱和功名的成功,人生的幸福,应当是来源于爱的给予和获得,我们应该看见,无论有的人可以多么险恶,世界始终有其美好的一面。

回味对两人童年的描写,我们也该反思我们的教育。整个社会对孩子的关注和正确的爱其实是远远不够的,很多父母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以为孩子童年的痛苦经历会忘记的。是,经历可以忘记,但是那些经历对心理,性格,三观的负面影响,是永远无法抹去的了。很多老师也并不具备真正的师德,他们又将对下一代造成怎样的伤害,令人担忧。

当然,两个人身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。善于观察、重视细节的能力,能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。理性至极的自制力,周密的计划力和防患未然以及敢于放开手做的能力,也是我们实现理想所必须的。

最后,回归小说本身,

这是一篇很优秀的小说。对于两个主要角色的心理,作者始终没有正面着笔。这固然是为了增加神秘感,让读者自行咀嚼。但是也许因此,全篇都存在一点美中不足——主要人物的性格单一化了。虽然他们的性格特征刻画得非常到位,但是还缺乏一点真实感。我认为,任何人都是拥有多重性格的,两种抵触的性格是一定会共存于一人的。他们两人也一定有过感性的,优柔寡断的,没有伪装的,计划之外的时刻。这就注定它达不到类型相似的著名小说的高度。如《美国的悲剧》就把克莱德的层层攀登的理性和过程中的冲动感性结合来写。《红与黑》的于连,《飘》的郝思嘉也是如此。不过不排除作者刻意营造这样的效果,把真真假假的行为揉在一起,让我们错误地以为这些都是两人的计划的一部分。